翻后游戏 SRP Flop IP IR
视频
前言
我们假定学员已经知道“模模糊糊”地知道了,范围优势/顶端优势。(大概是会瞎几把全范围C-Bet的水平)
从此章节起,正课部分会以标准翻前范围为基础推导策略,但不用担心,学习完理论基础后会在剥削/实战章节讲解对当前级别如何做出调整偏离。
作为基础教材,内容深度会有所舍弃,不会涉及全部概念与进阶理论。
引入
你是否看过很多Poker宝典,学习了一些必胜的标准行动线,染上了不小尺寸C-Bet就不会打牌的臭毛病?
事实上,Flop全范围C-Bet 33%的粗糙策略,是由国外CFP机构PokerDetox在培训教材PDNV(Poker Detox Night Vision)提出的。彼时这套策略对于当时的玩家池有着不错的表现,但现在已经是2025年了,玩家池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套快10年前的古早的策略也早已不再奏效。
这节课,我们会尝试带你摆脱“宝典流”的枷锁,重新建立现代Poker的Flop策略。
我们开始之前,你肯定听过一句前辈留下的下注原理“ 范围优势决定下注频率,坚果优势决定下注尺寸 ”
思考一下,但是这真的对吗???
我们不妨来简单求证一下。
BTN vs. BB

X轴是Equity从左到右逐减,Y轴是下注频率与下注尺寸情况
通过 Flop 聚合报告可以观察到,Equity 优势与策略激进度之间确实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的宏观趋势,但同时噪声极大,局部波动显著。这说明 Equity 只是决定策略的一小部分因素,实际策略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换句话说,“ Range Advantage决定下注频率 ” 这类结论并不完全成立。如果我们放大观察具体的Flop,会发现这种关系波动剧烈、缺乏线性一致性:
BTN 在许多较高 Equity 的 Flop 反而选择保守策略,较低 Equity 的 Flop 也可能出现激进策略。
示例1
100bb eff | BTN vs. BB









上面三个牌面中IP拥有几乎相同的Equity,但理论上会有完全不同的Flop策略
示例2
BTN vs. BB












同过对比三个牌面下的策略可以发现,超池或大尺寸下注并不完全来自于顶端优势的支持
也就是说,”顶端优势决定下注尺寸“这一结论同样不太成立
也许这会挑战你原有的扑克认知,不过别担心,推翻旧观念,正是进步的开始
为什么不先从最无脑的策略开始?
很多玩家会将这些牌面全部简化为“高频率小尺寸C-Bet”
这样的策略真的有很大漏洞吗?
其实不然,Flop策略对于整体EV的影响并不严重,这样的简化也并不是“超级错误的策略”
但这种策略并不能帮助我们真正的理解Poker,也很难对后面的Poker学习带来帮助
我们更倾向于在基础学习方面投入更多能量并且建立一个可以理解,有延展性的策略
当我们对Poker有了一定的基础后,Turn与River也只是Flop策略的延申,不会很难理解
建立游戏框架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希望建立高效,简洁且合理的游戏框架
避免同时使用b25/b33或者b125/b150之类的近似尺寸
也避免使用b25/b50/b66/b250类似的非合理分配框架
初期阶段我们可以在保证足够覆盖性的情况下尝试相对简单的策略框架并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优化尺寸的选择
SRP IP IR 框架示例
大/小 双尺寸框架 75/33
超/中/小 三尺寸框架:130/66/33
超/大/中/小 四尺寸框架:125/75/50/25
超神极简级单一尺寸框架:b40 (不推荐,过度简化的策略反而需要更好的理论基础才能驾驭)
(前期选择的具体尺寸并不重要,因为随着学习的深入,玩家会产生不同的偏好,届时再随之调整)
简化方向
现阶段我们尝试在Flop阶段将策略简化为单一尺寸。
也就是说,假设我们整体尺寸框架为25/50/75/125
在每个位置的每个Flop上,都只会使用其中的一个尺寸作为该Flop的单一尺寸
例如在co vs. BB KK3r 只使用 b25,在BTN vs. BB AK4r只使用b125 等
为什么要使用单一尺寸?
单一尺寸提供了更简单的决策过程,更好平衡,更不容易被剥削,也更好理解
作为初级玩家,现阶段对于游戏的理解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平衡且合理的Flop多尺寸策略
请注意,无论是游戏框架还是简化方向,都是在尝试建立一个强大且可靠的”基线策略“
此策略更像是一个盾牌,是一种“默认的防守策略”,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剥削对手时留下的默认选择
如果对手漏洞百出,则不要被策略的局限性束缚,尝试使用任何合理的尺寸尽情剥削
但是任何的剥削都是建立在你对Poker的理解之上,学习基线策略的意义则是掌握原理,从而以此为基准在牌桌上做出千变万化的灵动调整
牌面分类
将牌面分割成不同的类别,以便归类学习
花色
彩虹
双色
单色
连接性
非链接
存在oesd
连接
成对性
非成对
成对
三条
最高牌
A high
K high
....high
分牌面学习
尝试学习不同牌面并且归纳出一些有效的Heuristic(启发性规律)以指导策略选择
BTN vs. BB 彩虹,非连接,非成对,AX2牌面

上图是所有符合条件的 Ax2牌面(A52,A42等不满足非连接条件)
牌面越大,越倾向极化C-Bet。小牌面则倾向小尺度C-Bet。为什么?
由于我们列举的都是A-high Board,所以牌面越大也就代表牌面上最大的两张牌越接近。
此时IP下小注的动机会逐渐变弱,因为想下小注的手牌空间在被压缩
e.g.
A82 IP 会想下注8x Second Pair ,或者99/TT等
因为OOP有很多 KJ/QT/J9等2oc或1oc手牌,也就代表我们下注此类手牌有一定的目的性:Deny Equity
但这类手牌的价值十分有限(薄价值手牌),所以当ip下注时需要选择一个小尺寸以满足此类手牌想要下注的需求
随着牌面上第二大的牌逐渐变大,薄价值手牌范围则被逐渐压缩,小尺寸也就逐渐失去生存空间
AK2 IP的Kx Second Pair / QQ 不会面对任何oc。面对oc的手牌如66/55等也不足以分裂出单独的小尺寸。也就代表IP会围绕更强的手牌(TopPair+)建立价值范围。更强的价值范围当然也就会采用更大的价值尺度,产生极化策略。
由此可得Heuristic 1:Flop上最大的两张牌越接近,也就是薄价值越少,越想极化下注
尝试验证H1






算是相对稳定的规律,仍存在波动,但现阶段已经够用。更优化,涉及到更多理论的策略会在进阶课讲
BTN vs. BB 彩虹,非连接+存在oesd,非成对,X62牌面

通过观察聚合报告可以发现小牌面更倾向大尺寸
这是因为对比双方翻前范围可以发现IP玩家的优势来源于Big Broadway手牌以及大pp


大pp 在小牌面时优势尤为明显,因为牌面越小就代表更可能存在的超对越多,同时IP的顶对优势越弱。而在大牌面上,IP的超对优势逐渐缩小,顶对优势和薄价值逐渐增多(越大的顶对越不需要保护因为面对的oc越少)
在IP的超对/顶对组合中,越小的超对/顶对(脆弱价值)面的oc越多,所以在小牌面上ip更想使用大尺寸
而在762牌面上,由于OOP玩家击中更多对子并且拥有更多2p+手牌,双方Equity更接近并且OOP拥有顶端优势,IP则不再能选择大尺寸
Heuristic 2
在不处于劣势时,超对/脆弱超对优势越大,越想使用大尺寸
尝试验证H2




算是相对稳定的规律,现阶段足够
BTN vs. BB 彩虹,非连接+存在oesd,非成对,KXX牌面

可以观察到:
KQX符合H1,有相对较高的大尺寸频率
其他KXX在下面几组Flop上,大尺寸占比更加明显



这是因为上面几个Flop的连接性更强,OOP范围内存在更多gs/oesd的组合,IP则有更大动机使用大尺寸攻击此类听牌
所以是在连接性越强的牌面上就要越激进吗?
并不是。
BTN vs. BB 彩虹,连接,非成对,KXX牌面

在连接性过强的牌面上,IP反而会选择相对小的尺寸。因为高连接牌面会带来太多“危险转牌/河牌”,改变牌面结构,导致IP不能保证Flop上的高EQ手牌在转牌或河牌到来时依旧是高EQ手牌,所以转而使用较小尺寸。同时高连接性牌面代表双方手牌范围内都有一定量的“天顺”组合,导致IP在此类牌面的顶端优势变小




Heuristic 3
牌面连接性同样对下注尺寸带来影响,“比较连接”的牌面更倾向使用较大尺寸,而“过度连接”的牌面更倾向使用较小尺寸
尝试验证H3
BTN vs. BB 彩虹,非连接,非成对,非Ahigh

BTN vs. BB 彩虹,存在oesd,非成对,非Ahigh

BTN vs. BB 彩虹,连接,非成对,非Ahigh

H3现阶段可用
BTN vs. BB 彩虹,非连接+存在oesd,成对,XX2牌面

为什么H2在这里不适用?
因为在成对牌面下,双方范围内都有一定的三条组合,顶端优势相对平衡,所以ip倾向小尺寸下注
在662/552等小牌面下,双方三条组合减少,牌面gs变多,ip脆弱超对变多,尺寸相应变大
牌面越大,IP下注频率越高,因为IP拥有更大优势。882下注频率高也是因为IP Open Range 有更多Offsuit 8x
Heuristic 4
当双方范围内都有一定量顶端组合时,下注尺寸相应变小
BTN vs. BB 彩虹,成对,全部牌面

尝试用前面所学理解此类牌面的策略
BTN vs. BB 彩虹,三条,全部牌面

尝试用前面所学理解此类牌面的策略
BTN vs. BB 双色,非链接,非成对,所有牌面


对比彩虹牌面可以发现,双色牌面明显更倾向大尺寸,这与H3同理,当牌面拥有多听牌时,ip更想使用大尺寸攻击OOP听牌组合,同时薄价值空间更小
.etc
还有无数的牌面组合我们可以一一学习但是在这里不继续展开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主要想让大家了解大致的思考方式:我想bet什么,我想攻击什么
而我们的尺寸选择也一定是根据这个思路推导下来的
通过这样的思考方式加上总结的几条简单规律,自己来尝试一下是否可以 推断出大致的BB vs. BTN Flop 策略
参考子页面的GTO Wizard Drill 1
100BB | BTN vs. BB SRP
尝试建立合理的整体策略即可,无需关注频率与组合选择
IP不同位置 vs. BB 的区别




Open位置越靠前,Bet越多
因为越前位置的Open范围越强,EQ越高,IP优势越大,BB越难以进行足够频率的抵抗。所以在制定策略时记得考虑位置对双方范围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单纯关注Flop牌面
在相同的K93r牌面下,UTG 与 BTN vs. BB 会有较大的策略差异


具体尺寸简化
如何将混合策略简化成单一尺寸?
不同简化思路产生的EV差距并不大,具体尺寸的选择取决于自己更想把价值范围定在哪里,假设在K93r Flop想要下注所有的pp,则可以简化为小尺寸。如果只想bet 9x+ 那么则可以选择b50或更大尺寸
前期建议将尺寸向小简化,不要在过多Flop使用”超池或过牌“,因为这类策略往往需要更深的游戏理解才能处理好未来街道
假设Solver使用b33/b66/b130 3尺寸混合,我们则更倾向于将尺寸简化至b33-b66之间,而不是b66-b125
下注频率
下注尺寸越大则整体频率越低
下注尺寸越小则整体频率越高
具体的下注频率在现阶段并不是特别重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合理的尺寸,不要犯类似“超池C-Bet同花面”之类的错误。而频率的问题更多是结合”剥削调整”章节讲述。
Last updated